11月24日,經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多輪角逐,2023年第九屆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 (ITA)大獎評定并公布了年度獲獎名單,此前20項入圍項目和5位入圍隧道人最終評選出6個獎項和1位青年隧道工程師。其中,在中國獲得的3個獎項中,中鐵隧道局榮獲2個獎項,實力擔當,遙遙領先!
1. 年度重大工程獎(超5億歐元)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獎項情況 |
法國 | EOLE:巴黎東西軌道快線 | 獲獎 |
中國 | 南京燕子磯長江隧道 | 入圍 |
中國 | 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 | 入圍 |
2. 年度工程獎(5千萬~5億歐元)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獎項情況 |
中國 | 深圳濱海大道(總部基地段)交通綜合改造工程 | 獲獎 |
中國 | 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 | 入圍 |
智利 | Sociedad Concesionaria Vespucio Oriente (AVO1) | 入圍 |
3.年度工程獎(含翻修,少于5千萬歐元)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獎項情況 |
加拿大 | 皇家山隧道:REM工程雙拱替換改造工程 | 獲獎 |
伊朗 | 設拉子地鐵2號線北部接線工程 | 入圍 |
中國 | 下穿澳門東望洋賽道排污盾構隧道工程 | 入圍 |
4.年度技術創(chuàng)新獎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國家 |
中國 | 大直徑盾構隧道智能建造技術的應用 | 入圍 |
中國 | 地鐵車站預制裝配式建造技術 | 獲獎 |
英國 | Riverlinx Silvertown隧道:TBM始發(fā)與轉動 | 入圍 |
中國 | 超長山嶺隧道軟巖大變形預應力錨索控制技術 | 入圍 |
5.超越工程獎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國家 |
中國 | 數字化建設推動工程高質量發(fā)展 | 入圍 |
印度 | 孟買地鐵3號線Sahar路下穿隧道噴射混凝土永久襯砌 | 獲獎 |
中國 | 大直徑泥水盾構穿越黃河施工風險控制技術及應用 | 入圍 |
6.年度產品/設備創(chuàng)新獎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國家 |
德國 | 有限可達性小直徑自動控制測量 | 入圍 |
德國 | AVN 800 HR:硬巖微型TBM | 入圍 |
中國 | “TBM+土壓+泥水”三模盾構 | 獲獎 |
中國 | 隧道智能綜合檢測裝備 | 入圍 |
7.年度青年隧道工程師
國家 | 項目名稱 | 國家 |
澳大利亞 | Arjun Raja Shivasami | 入圍 |
葡萄牙 | CLáUDIO DAVID CABRAL DIAS | 獲獎 |
意大利 | Massimiliano Terenzi | 入圍 |
英國 | Ricardo Manias | 入圍 |
澳大利亞 | Russell Connors | 入圍 |
此前,在今年9月公布的入圍榜單中,中鐵隧道局共有7項入圍。經過多輪評選,深圳濱海大道(總部基地段)交通綜合改造工程”(三處)榮獲“年度工程獎(5千萬~5億歐元)”,“TBM+土壓+泥水”三模盾構(三處)榮獲“年度產品/設備創(chuàng)新獎”,脫穎而出。至此,中鐵隧道局共獲獎5次!
2023年度工程獎(5千萬~5億歐元)
深圳濱海大道(總部基地段)交通綜合改造工程

深圳市濱海大道(總部基地段)臨海寬大地下空間綜合項目位于深圳深圳灣畔,是深圳市東向西重要快速干道,為完善城市干線路網,緩解濱海大道沙河東路至廣深高速段交通瓶頸,解決未來超級總部基地進出交通需求,匹配完善優(yōu)化周邊環(huán)境與交通慢行體系,在濱海大道(總部基地段)采用下沉明挖隧道的形式,將道路平面范圍下沉擴建為主線車道數為雙向8車道,南北設置輔道,車道數為雙向6車道,采用“下沉隧道+地下港灣式公交??空?穗莞深城際站+超總地下空間”一體化創(chuàng)新設計,打造超總“T型”綠軸,釋放更多高品質的公共空間。
下沉隧道全長約1560m,基坑最大寬度101.2m,最大開挖深度36m;采用主輔線平鋪淺埋、原位下沉疊層布設,結合超級總部基地開發(fā),下沉隧道南、北輔道錯層布置,分別設置“兩進兩出”專用匝道銜接超總地下路網系統(tǒng),形成“地下快速路+地下環(huán)路+地塊車庫”的地下三級道路系統(tǒng),保障超級總部基地大規(guī)模到發(fā)交通需求,打造高效的地下交通系統(tǒng)。
2023年度產品/設備創(chuàng)新獎
“TBM+土壓+泥水”三模盾構

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二期工程蘿崗站~水西站區(qū)間采用TBM+土壓+泥水三模式盾構機,該設備自主研發(fā)創(chuàng)造了全球首臺集TBM+土壓+泥水三種掘進模式的三模式盾構機,解決了6m級盾構機三種模式高度集成難題,使得該設備能夠滿足所有地層的掘進施工,且研發(fā)了掘進模式快速轉換功能,過程中無需拆裝設備,實現了不停機模式轉換,保障了操作人員安全,同時發(fā)明了TBM掘進模式下螺旋機+泥漿管道協同排渣功能,解決了富水硬巖地層掘進排渣難的問題。與傳統(tǒng)盾構機相比,該設備能夠滿足所有地層掘進施工,機械化和智能化程度高,施工安全可靠,施工效率高,能夠改善工人作業(yè)環(huán)境,節(jié)省工期和成本。
深圳黃木崗交通樞紐V柱

深圳市黃木崗交通樞紐是集3條地鐵線換乘、地上地下慢行交通、商業(yè)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地下空間開發(fā)項目。它在拆除原有立交橋基礎上,采用“隧-站-橋”一體化創(chuàng)新設計。該樞紐地下空間采用獨一無二的V型巨柱結構型式,頂板開設大量天窗,車行隧道懸掛在空間內部,在每層樓板開設錯落有致的中庭,由上及下空間形態(tài)上的創(chuàng)新,形成了地下空間光谷,使得該V柱地下空間更加便捷地享用自然采光、通風,利于綠植分布和生長,實現地下空間和自然的共生。
新型盾構隧道渣土解決方案

多年來,渣土外運問題持續(xù)困擾深圳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,特別是含水率較高的盾構渣土,由于含水率較高、力學性能差、易發(fā)生拋灑漏滴等情況,處置及外運困難,已成為制約深圳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推進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在深圳地鐵集團的牽頭組織下,中鐵隧道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持續(xù)推進“美麗深鐵”建設,不斷探索盾構渣土資源化、減量化、無害化處理技術,開發(fā)出了模塊化、智能化的處理裝備。通過推廣該項盾構渣土處理技術,深圳地鐵四期工程累計減少盾構渣土外運百余萬立方米,減少堆填占地數千畝,節(jié)約渣土外運成本數億元。
2016年度重大工程獎
高原鐵路新關角隧道

新關角隧道長32.645km,平均海拔3300m,最高海拔3678.12m,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長隧,國內已貫通最長鐵路隧道。新關角隧道使中國鐵路隧道長度首次突破30千米,開創(chuàng)了高海拔地區(qū)修建超長隧道的先例。